■廣東省高州市第二中學 陳亮
作為美術高考生,在專業高考前的一段時間里,外出到一些畫室學習,似乎已成為社會的一個共識:因為在很多學校里,學生根本沒有機會進行集中的訓練,大部分學校不能提供連續的美術課程,且常常美術生分在各個班,使得美術教學難以集中開展。但是外出學習,學校的美術教師也不能當甩手掌柜,置之不理。我們知道,學生的情緒對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。作為美術輔導教師,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,善于引導和駕馭學生的情緒,是相當重要的。
一、適應期
學生獲準外出學習時,對學習心里充滿希望和激情。當他們來到一個“渴望已久”的新環境時,要有一個“心理適應期”,這個時期一般來說需要一個星期或更長的時間。怎樣適應新的環境,融入學習之中,是學生都要面對的。對“名師”的期待及學習、生活環境的選擇是學生這一個時期最突出的表現,有的學生在這段時間內,覺得適應不了,或者覺得培訓班的教師水平與自己的期待有落差時,想到另外的畫室“投師”。我曾經有一個學生,在一個月之內走馬觀花般地到過四五個畫室,每一個畫室都是那么幾天,覺得人家不行,又走!其實學生外出學習的時間并不多,一般也就三四個月,如果老是這樣挑三揀四浪費時間,對學生來說并非好事。在這種情況下,教師要引導學生適可而止,不要太過分,以免影響到自己的學習。雖然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,但不要忘記了外出學習的目的和任務,在找到相對合適的畫室后,要盡快地使自己安穩下來,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。
二、穩定期
當學生開始適應環境后,就會進入到一個“穩定期”,這一時期約需二十天至一個月的時間。在這一段時間里,人與生俱來的探究精神會令學生排除各種困難,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,使他們的繪畫水平處于緩慢上升階段。對培訓教師的敬仰、對比自己水平高的學生的羨慕,及高考的逼迫感,都會促使學生認認真真、老老實實地學;這個時期的學生會在繪畫上有一個穩定的進步。在這個階段里,美術教師要發揮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正面引導,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及積極性要充分肯定和贊揚。當學生的行為和表現得到肯定和認同時,會信心百倍,產生一種以后還會更好的“自我激勵”心理狀態,以更大的動力投入到學習中去。
三、興奮期
當學生開始進步時,個人的身心愉快,頗有“春風得意馬蹄疾”之感,整個人處于一種“興奮”狀態,進入興奮期,正常來說,這一時期約保持二十天左右。所謂“人逢喜事精神爽”,愉快、樂觀的心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使他們對繪畫進入到一種癡迷般的狀態,常常為了畫好一幅畫而廢寢忘食、不眠不休鉆研、與人討論。在這一個時期里,學生的感覺是最好的,對畫面拿捏有度,表現出來的畫面效果往往是得心應手的。如果學生能夠在這一個階段參加美術考試,對學生來說,是一件好事,成績會比較突出。但是如果學生在這一階段里沾沾自喜,忘乎所以,則會影響他的學習。因此,美術教師在這一階段要適當地給學生“潑冷水”,使學生能夠有冷靜的思維對自己的繪畫水平作出正確的評價,做到“勝不驕敗不餒”,細心地查找自己畫面的得失,查漏補缺,對成績的提高是有正面作用的。
四、疲勞期
人的心理總有一個閥值,當學生的認識水平、繪畫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階段后,他所要面對的問題就多了,要思考的繪畫理論也復雜了。這時,就容易變得“眼高手低”,畫出來的作品往往達不到自己的要求,因此,學生必須在這一個階段里潛心鉆研,認真作畫,總結經驗,才能有質的飛躍。但是這個過程是沉悶的,容易降低人的積極性,使人情緒低落、性格暴躁、討厭繪畫,甚至影響身體健康。并且由于對環境的熟悉及長時間的投入學習,會使得個人心理產生疲勞感,進入到“疲勞期”。
特別是這個階段臨近考試,有的學生會出現一種“考試焦慮癥”。所謂考試焦慮癥,是指:“在一定的應試情境激發下,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、人格傾向與其自身的因素所制約的、以擔憂為基本特征,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,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。”考試焦慮程度越高,其考試水平就越差。因此,學生如果在這一時期參加考試的話,則效果可想而知。在這種情況下,美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,進入心理輔導,以暗示、疏導、找突破口及自我宣泄等辦法為學生調節情緒,盡量以飽滿的精神去迎接考試。
作為一個美術輔導教師,怎樣引導學生應對各個心理時期,采取相應措施,以保證學生學習的正常進行、提高考試效率,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新課題。因為外面的畫室一般都有幾十或幾百個學生,輔導班的教師不可能照顧這么多學生的情緒,因此,我一般是通過定期電話了解學生的情況,及時作出相應的心理輔導,使學生能夠根據心理上的規律調整心態,達到學習考試的目的。